花钱让孩子听话?大多是教育“陷阱”

近期,网上有广告称:“孩子叛逆不听话?本机构可以提供亲子教育服务,承诺10到15天有明显改善……”交点钱就能让孩子听话?有的家长听信广告宣传,与其签订服务合同,不料却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家长遭遇叛逆的孩子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点,这个阶段充满了许多新的挑战。

小张遇到了学习上的瓶颈,发现不管自己用什么方法,成绩得不到任何提高,而他的父母看到他的成绩非但没有提升,反而还有所下降,怀疑孩子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没啥动静,谁知道是在学习还是玩游戏。”小张的父亲张某说。在一次争吵过程中,张某夺过小张的手机要检查,想看看孩子是不是在玩游戏。在抢夺的过程中小张失手将手机摔坏,一场家庭冲突后,他和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

张某随后也意识到了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当,但作为父亲的他,却难以开口承认自己的过错。此后,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本来在家比较乖顺的小张,也时不时会顶撞父母。

张某夫妇二人平时忙于做小买卖,对孩子疏于照顾,当他们正发愁该如何管孩子时,无意间在网络上刷到一则广告,某机构称可以针对“叛逆少年”对症下药进行教育,10至15天就能有明显改善。

“如果真行,就给咱解决大问题了。”张某便将该机构的联系方式保存了下来。

机构盯上焦虑的家长

张某通过与机构的导师交流后了解到,该机构的服务在线上展开,保证介入后孩子就会有明显改善。“交点钱就能让孩子变乖,太值了!”于是,张某爽快地交了2万元钱,与该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

但交钱后张某却渐渐发现,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在双方签订的教育咨询服务协议中,约定机构应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但张某发现,该机构并未对孩子进行有效指导:“他们大部分的工作内容,仅仅是在事前建好的微信群中转发一些宣传资料或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对教育孩子基本没有任何有效帮助。”更过分的是,张某每次问及对方对孩子的教育指导计划或是有什么进展时,都被对方以忙或是其他原因搪塞,与签约前的承诺完全不一致。

“机构在家长交钱前后的态度180度转变,原先承诺会有几个导师在群里进行指导,实际就只有一个人转发些视频和文章,根本不像他们之前宣传得那么专业。”张某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上了当,在与对方交涉要求退款未果后,将该机构诉至法院。

“该机构就在某区,等我立案后才得知,像我一样的家长不在少数,这些机构专门盯上了我们这些病急乱投医的焦虑家长。”张某说。

亲情教育服务亟须规范

据了解,被诉机构对与家长签订的协议进行了精心“设计”,容易让家长掉入此类消费陷阱。此类服务大概分两个月的“疗程”,虽然口头上宣传的效果是最终保证孩子不再沉迷游戏或者转变心态等,但是落实到合同上却是:本次提供的是亲情教育服务,主要目的是教会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协议中关于费用的约定大致为:服务第一阶段为前期沟通,占总费用的20%;第二阶段为方案制定,占总费用的40%;第三阶段为游戏或是情绪介入,占总费用的40%。

前两个阶段就已经占据费用的大部分。在诉讼中,该机构也会拿出前两个阶段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提供较为完善的证据。如果要求退费,也只不过在第三阶段进行费用确定。

如何识破协议“陷阱”?

家长在前期与机构人员交谈时,要注意录音等,保存证据。若对方在宣传时确实存在虚假宣传或欺诈行为,便于后续主张相关损失赔偿。

此外,家长在签订合同时,首先要克服“病急乱投医”的焦急情绪,对相关机构进行全面了解,对合同进行全文阅读,对其中模糊不清的表述及条款,先行询问予以明确。